2009/9/4

「巡山人」劉克襄






(Polly Ho)


劉克襄來港期間,每天早上都爭取時間去爬山,在短短一星期之內,他已經爬了四個山頭,「巡山人」劉克襄比一般在家裡寫作的作家多了一份泥土氣息,他誠懇、熱心、謙虛和深刻,山對他的意義是什麼?如他的《巡山》序中所說:「山,是一種思考,一種情境。望山,是一種態度,一種信念。走山半甲子,回來了。我才摸索到山的堅實存在,永遠的靜定。」



到底香港的山和台灣的山有什麼不同? 劉克襄特別喜歡香港的山和城市的緊密關係,城市的旁邊就是山。 雖然香港的山不高,但很有氣勢,站在此山望那山,有時候會被那山的氣勢鎮住,但其實香港的山最高只有海拔九百多米,劉克襄解釋可能環水,山看起來就很有氣勢。他爬山一定會帶一本筆記本,記下植物的名字,回去再查證,因此他爬山不會很快,相反,他慢慢走,細心觀察,細心記錄,還會親嘗蔬果,他歡快地說:「在香港我就吃了不少山棯。」


劉克襄用閩南話讀了《我的爸爸和媽媽》,他的父母是用閩南話交談,他用閩南話念這首詩特別感憾,其實《巡山》五十首詩的初稿是他坐捷運探望父母時寫的,每次修定都像重新和山對話,又回到爬山的情緒,令他不捨得終止這樣的對話,「因父母年事皆高,需要長期伴護,乃萌生退休之念。」在這個狀態下,他才有付梓出版的意念。


詩會的高潮是劉克襄用閩南話背誦了一首他讀到滾瓜爛熟的《桃竹苗丘陵》,他一邊朗誦,一邊自然地做手勢,例如青鞋跳水聲,讀到最後他進入一種狀態,發出內心的聲音,唱出來。「有時候登高,也會隨性地發出聲音,喊出來。」




桃竹苗丘陵


一條無名的山路,靜靜地越過田野

這樣,似乎就疲憊了。也滿足地

在前面的山谷,結束了行程


那山路的盡頭,一個村子座落著

幾縷炊煙在各個三合院上方,眷戀了好一會兒

破曉前,才淡然地飄出了山谷


還有一隻公雞,氣定神閒地站在曬榖場

高昂的喀喀鳴叫,更加具體地

呼應著山谷的安詳


我才注意到,村子被濃郁的相思林和油桐花

環繞著。一條水圳自那兒蜿蜒而出

流過刺竹叢旁,灌溉了卵石的梯田


汨汨的圳水也輕聲地流過腳前,提醒我

呵,春天到了。我低頭,看著一隻狐疑的青蛙

噗通一聲,驚走了田裡的泥鰍


我再抬頭遠看,一條無名的山路

又靜靜地,攀過了山嶺



2006.11.20 2009.4.28重修






在也斯的邀請之下,9月2日上午我們去了一趟元朗舊墟,是名符其實和劉克襄一起走路,他能夠隨便拿起一棵植物就說出它的名字、藥用功用和出產地,令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欽佩。在郊外,談起植物爬山,劉克襄笑得特別燦爛。 


劉克襄留港短短一個星期,帶給我們很深刻的印象,他對自然、對山、對詩、對人的感情都是一樣,都是那麼真摯。


(photos by Miguel Candela)

2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敬啟者:
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邀請劉克襄先生演講主題如下,歡迎張貼週知,謝謝.

主題:香港行山之我見─ 一個台灣旅人的小徑漫遊
主講:劉克襄先生(簡歷請按此)
時間:2010年7月21日(星期五)
19:00 ~ 20:30 演講
20:30 ~ 21:00 答問
地點: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
(訂位預約電話:2523-5555)

Unknown 提到...

"劉克襄談香港行山之體驗"其日期有誤,應為7月23日(星期五)下午7時,特予更正.其詳情如下:

主題:香港行山之體驗─ 一個台灣旅人的小徑漫遊
主講:劉克襄先生(簡歷請按此)
時間:2010年7月23日(星期五)
19:00 ~ 20:30 演講
20:30 ~ 21:00 答問
地點: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
(訂位預約電話:2523-5555)

亦可上網查詢http://www.taiwaninfo.org/talk.htm

「詩畫同框」工作坊 — 海洋樂繽紛

  給孩子一個寫詩繪畫的機會,透過寫詩去感受生活的美好。   寫詩,好似好浪漫,好想試吓寫詩,但又好似有點難度。其實寫詩可以好簡單、好生活化。   Triospin  致力推動生活美學   ,今次邀請了 Kubrick Poetry Society 的導師教小朋友畫海洋動物,並在...